文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下设法学系、公共事业管理系、新闻学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大学语文教研部、综合实验中心,组建了农村法治发展研究所、航空文化研究所、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搭建了包括摄影摄像、报刊编辑、虚拟演播、非线性编辑、电视演播、广播影视技术展示以及模拟庭审等试验平台;成立了“正行”法治文化基地、“正行”法律工作事务所、“心航”社会工作事务所、《文法观澜》报社、学院文化艺术团、大学生校园管理服务社等学生专业实验实践工作室,为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传媒、法律和公共事业管理等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融合学校工科优势、航空特色的办学理念,以“跨学科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路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以本科教学为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科学研究和智库平台建设、建设航空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的发展思路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现有专业为依托,与学校主流学科相融入,科学处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凝练学科特色,整合有限资源,培育1-2个在省内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打造高水平的智库平台,形成头雁效应,促进现有学科、专业协调、融合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博士以上学位23人,硕士以上学位55人,另有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柔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海外名校兼职教授1人,同时,为了实现“双师型”培养目标,学院另聘请了20余位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2013年至今,学院新增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0项,目前在研5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1项(含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发表论文289篇,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3部。学院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学院建成文化与传播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广播电视艺术、法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门校级精品课程。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从2002年最初的艺术系音乐教研室起步,2003年独立成立音乐系,2007年12月正式成立音乐学院,2020年11月更名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学院下设音乐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系、舞蹈系和实践教学中心等专业教学机构,开设音乐学、舞蹈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表演)三个专业,成立环境音乐研究所、茶文化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艺术中心三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总数50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博士9人,教师中江西省委智库专家1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名、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名、南昌市音乐家协会主席1名。除本院优秀教师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高水平的知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一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确立了“重基础、重融合、强实践、强社会服务”的办学定位,形成了着重培养学生“四项素质”和树立“四种意识”的人才培养体系,即培养大学生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进的专业素质、广博的文化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意识、严格的自律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音乐学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起依托航空院校的优势和背景,在全国率先开始招收作为本科层次设置的空中乘务方向学生。2016年学院在已有音乐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2018年又获得了音乐MFA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拥有现代化音乐教学大楼,内有设备先进的音乐厅、多媒体电脑音乐制作教室、合唱合奏教室、数码钢琴教室、舞蹈排练厅、琴房、飞机模拟舱、茶艺室等教学场地及设施。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除了长期聘请韩国籍教师来院任教,还与韩国仁和专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空乘学生,长期与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江西航空公司等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学院还与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舞蹈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学生的实践和就业平台高而广,每年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在全校名列前茅。